WFU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疫情之外 埋首調查的那些無聲偵探

 




疫調量能有限,撐住的都是第一線的肝

我是一位護理師,曾經在第一線從事疫情調查工作數年,直到今日它依舊是我今生最熱愛的工作,最近有許多人討論調查的速度,寫下這篇文章想讓讀者更瞭解這個工作的面貌。

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完之後在這個時刻,能夠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協助讓疫情調查更快接近真相。


人性與生物學證據賽跑

在目前的追蹤指引中提到,疫情調查人員在收到疫情調查通報單後,要立即在24小時內連絡上個案,問出紀錄完整的疫情調查初報單。在這個情境中雖然個案符合通報定義,但實驗室裡可能還來不及檢出病人的檢驗報告。

你可能覺得很奇怪,還沒有確定生病,為什麼要做疫情調查?這是為了要爭取在最快的速度中截斷所有的傳播鏈,其中的對賭的是個案在面對可能感染這種巨大壓力的恐懼與人性,與實驗室機台醫檢師檢驗出的生物學證據(例如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收集的速度。


檢體送驗經過層層關卡

病人到了醫院,從臨床醫師研判可能染疫後,通常會由感染管制師接手通報與電話聯繫等行政流程,一般來說從接到通報單到安排人員採檢,到檢體經過三層打包交由運送到收回昆陽實驗室,排入流程上機台直到做完檢驗發出報告,前前後後至少要經過15-25個關卡

這時候的病人,在醫院中已經以最快的速度送進隔離病房或轉送其他專責醫院時,通常身上會沒有手機,病房內也因為醫院配置不同,可能沒有對外的電話。

面對大家都穿著隔離衣把他推進病人時,躺在床上的病人除了身體不適以外,心中也是非常不安的。

疫情調查人員非專任

大家可能不知道有些疫情調查人員不是專任,不僅要管新冠肺炎疾病以外,只要是法定傳染病(https://www.cdc.gov.tw/Disease/Index)提到的,或是腸病毒、校園不明原因腹瀉的狀態通通都要管理與爭取時間調查,沒有所謂的下班時間。

除了台北市衛生局特聘約聘的企劃師,是以派駐在各個健康服務中心來承辦疫調任務以外,部分縣市的疫情調查人員會由衛生所中的公衛護理師兼任。換言之這些護理師除了日常的健康促進與照護工作以外,還需要待命因應這些疫情通報。


一場不能掉棒的大隊接力

因為檢體報告出爐時間與各醫院行政流程不一的關係,大量的通報單可能會在上午11點多或是下午4-5點間接到,緊接著就是疫調人員不停的多工忙碌,直到初報單送出,喘一口氣,開始安排接觸者採檢,此時多半已經晚上八九點以後。

疫調後面都至少橫跨5-6個單位,累積近20個成員從各面向合作的成果,中間只要有一棒接不上,疫調距離真相時間就會往後。你可能會說,只是管理這個病,個案數應該很少吧!

其實急性傳染病不只有COVID-19而已,像是登革熱、肺結核、百日咳也都是需要疫調的,影響的程度與範圍也很大,遇到突發的疫情,疫調人員也可能遇上忙到回不了家,只能睡在辦公室等待的窘境。


疫調為什麼會與實情有出入

有幾個關鍵的原因

(1) 根本問不到本人:

還記得我們提到病人被推進隔離房時,身上可能沒有手機或是裏頭沒有電話嗎?疫調人員更慘的窘境是電話的那一頭說「不好意思,病人已病危已插管」此時資料只能向家屬詢問、或是緊急詢問醫院裡的感染控制師,才能知道入院之後的經過。

(2) 回憶時時序紊亂:

你還記得上個禮拜的今天你去了哪裡嗎?上上禮拜的中餐在哪吃還記得嗎?疫情調查要回顧14天日常起居,換成是我們如果沒有適當的提醒,應該想不起來過去14天發生的事情...

又或者當個案確診已是重症患者、或發燒昏昏沈沈,在沒有家人陪同疫調的狀況下,可能就會提供錯誤的疫情資訊。

這個地方最困難的是,疫調人員要運用會談技巧與適當的工具,來協助個案回憶自己去過的地方,同時也要很強的交叉比對能力跟第六感去判斷這個足跡是否合理。

例如:病人說他上週六去吃喜酒,但疫調人員同步翻了農民曆,發現當天日子註記不適合嫁娶,就要主動溫和的提醒個案,是不是再想一想地點或時間是否合理。

或是個案告訴疫調人員他去了某個地方,但疫調人員用GOOGLE地圖發現他的營業時間不吻合,這時候也要及時回饋給個案,讓他再回想一下真實的生活作息。

上述兩個小技巧就是筆者的前輩傳授給我的,這些經驗豐富的疫調人員在初期調查時,找出不合理的地方重新向個案驗證,是國家非常珍貴的流病調查人才資產!

(3)病人或家屬否認生病

剛剛有說,情境對於個案是非常緊張與不安地,你要跟素昧平生的疫調人員交代過去14天的行蹤,許多問題又非常地私密(調查必須),有些人會語帶保留直到看到檢驗結果陽性才肯吐實。

我很佩服獅子阿伯至少願意說出他去茶藝館,救了很多人。或是有可能個案在疫調的當下已經過世,家屬能一邊辦喪事一邊冷靜的回答問題嗎?答案顯而易見,於是疫調距離真實情境就會更艱難遙遠。

(4)疫調人員需一心多用

疫調是一個需要運用同理心與會談技巧的攻防戰,個案可能會迫於無奈,想藏著某些行蹤或真的忘記這段行動,疫調人員要剛柔並濟,讓個案願意信任與好好地提供真相。

就像時中部長說的,社會不要獵巫,多發揮同理心,會談過程中留下路與台階讓個案走,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艱辛卻受用一生的訓練

疫調時,其實會一直被夾殺的是疫情調查人員,因為同一個時刻會有很多人追著他要資料,例如衛生局啊、家屬、相關人員、醫院感控、檢體運送大哥、消毒班總招啊等等的,會繞著他跑。用任何方式想連絡上疫調人員。

筆者過往最難忘的是,曾有一次進行非常罕見傳染病的疫情調查,當我還在跟個案對談時,無論從桌面上Line、防疫手機電話、私人手機、辦公室桌機、傳真機、廣播通通都響著,等我回報案情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問出來的案情很重要,但事隔多年,我現在想起來還真的是苦笑。

但因為這樣,經過了幾年磨練下來也讓疫調人員通常有了多工緩衝的能力與良好的溝通能力。


在疫情升溫的當下,還請大家多多鼓勵與支持現在可能還在辦公室的疫調尖兵們。

依照每天記者會公佈的速度,我猜這群幕後的偵探,應該都沒有時間吃飯與休息。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解答了你對於疫情調查的疑惑,也請歡迎轉貼,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無聲的偵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