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長照萱言

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35歲的考驗,從回家開始


這已經是第20次訪視陳大哥,他朝我拖著腳慢慢走過來,向提著訪視包的我招招手後轉身開門。

35歲的陳大哥不說話時,看起來很像村上春樹,有點憂鬱有點靦腆。他在多年前的一場腦血管意外中倖存,當時的他還是科技廠的主管,體重飆破100公斤,時常埋首工作錯過用餐的他常在深夜或清晨簡單的用泡麵或雞排果腹。公司健康檢查他總是得到滿張紅字。

高壓的生活搭配滿江紅的檢驗結果,有如在陳大哥身上裝了一顆隱形炸彈。


工作優先健康擺一邊


當年廠內的個管師苦口婆心的勸告他得去看看醫師,控制血壓。陳太太看著走一小段路就會喘的先生也開口了:「老公,我們的孩子還小,你要拚事業也要顧健康啊!」當時忙於工作的陳大哥總是半開玩笑的說:「唉!我這麼忙,哪天讓我住院一下也算是休息啊!」

大家無奈地笑了,除了擔心還是只能擔心。炸彈終於在公司尾牙隔天引爆了,那天早上氣溫不到7度,陳大哥倒在家中廁所口吐白沫,陳太太急忙抱著還在學走路的孩子,與先生一起搭上救護車,從此一家三口開始了復原的漫長旅途。

六個月後出院時,陳大哥剩下60公斤,原本非他不可的工作有人替代,他失業了。

中風後的他說話就像填字遊戲一樣,關鍵字總是被挖了空格,當身邊的人猜不中的次數多了,他又氣又急之下又是捶桌子又是踹門,家中氣氛真的很差。


走在鋼索上的一家三口


會接觸陳大哥是因為自殺通報,這是衛生所護理師日常工作之一,當天我點進通報系統查詢後發現這是他第三次自殺。「用藥過量、失業、家庭關係緊張、家有幼子、經濟困難」,訪視時他用紅筆在日曆紙上寫了那天早上的情節:「倒、119、忘了」當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勵他繼續寫下去時,他眼眶泛紅看了我一眼,停了很久。

寫下歪歪扭扭的「死」,紅的觸目驚心。

太太坐在旁邊,痛哭失聲。


連連看整合資源度過難關


我盤點了一家三口的資源:太太娘家在附近、小孩3歲、陳先生雖然說不出話走路有點跛但打掃還可以、住家附近有靈驗的土地公廟。

回到辦公室我心想,得開始連連看了:第一步我先連了轄區內的家庭服務中心,這裡有社工夥伴能夠協助高風險家庭開案,增加聯繫這家人的支持網,電話那頭溫暖的聲音,是我熟悉的小惠社工,我們看法一致,連結優先入學資源讓孩子進到公立幼兒園讓太太喘息與出門工作。

接著聯絡了身心障礙者家庭資源中心,媒合陳先生到職訓中心,這裡有全天課程可以上,還有生活津貼可以貼補家用,最重要的是整天都有同學陪著他,讓他沒有機會獨處尋短。


運用在地資源增加人際互動


下一步就是打給里長探聽情報,我記得土地公廟曾請人打掃,我心想著:這次就讓土地公出動當督促陳先生每天出門活動的教練吧!想不到真的滿有效的,陳先生去打掃廟裡的次數比當年去健身房還勤勞。

最後我做了簡單的圖卡寫著「我說話不方便 但是我很願意幫忙 請慢慢跟我說」、「我需要上廁所等一下回來」、「我需要便當謝謝」、「謝謝你辛苦了,我要先回家接小孩了」讓陳先生可以用簡單的圖卡跟身邊的人互動。


支持一個人回到他的家


陳先生的故事,是現在高壓工作中的小小縮影,生病除了住院期間導致的大筆開銷以外,出院之後要如何運用自己與家庭所剩的能力與資源重新回到社會更是關鍵。

社區護理跟其他護理專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十分仰賴護理師資源盤點與跨單位資源連結的能力,協助在社區中連結適合個案的活動與場域,支持動盪的家庭一步一步回到社區。與個案接觸的契機通常從健康問題開始,但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真正要費心之處。

我與陳先生一起畫了很多張圖卡,最後一張圖卡,我們花了3個月才寫出來。
上面寫著「老婆跟寶寶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陳先生自己加了2顆愛心,然後他看著我。

紅著眼眶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